以下是外墙防水的标准施工流程,确保建筑物长期防水性能:
一、基层处理(基础关键)
1. 表面清理:彻底清除墙面灰尘、油污、苔藓及松动水泥层,高压水枪冲洗后自然干燥72小时
2. 裂缝修补:3mm以上裂缝开V型槽,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补;发丝裂缝用弹性密封胶灌注
3. 平整度修正:凹凸超过5mm区域用水泥砂浆找平,阴阳角做成圆弧过渡(R≥50mm)
4. 孔洞封堵:螺栓孔、脚手架孔用发泡胶填充,表面用防水砂浆覆盖
二、防水层施工(核心阶段)
A. 底涂处理:
1. 涂刷渗透型底漆(水性与基材匹配)
2. 按产品说明稀释(通常水:原液=1:3)
3. 辊涂施工确保全覆盖,用量0.2-0.3kg/m²
B. 中涂施工:
1. 选择弹性防水涂料(聚氨酯/丙烯酸/聚合物水泥基)
2. 分遍涂刷:每遍厚度≤0.8mm,间隔4-8小时(触干为准)
3. 十字交叉法施工,总厚度≥1.5mm(用量2.0-2.5kg/m²)
4. 重点加强窗框周边、管根等部位(附加无纺布增强)
三、细部节点处理(渗漏高发区)
1. 变形缝:内置聚乙烯泡沫棒,覆盖耐候密封胶+金属盖板
2. 穿墙管道:管周剔槽20mm深,填充密封膏后包裹防水层
3. 幕墙锚固点:螺丝周边三涂防水,边缘外延100mm
4. 门窗洞口:内侧做排水坡度,外沿设置滴水槽
四、保护层施工(耐久保障)
1. 防水层完全固化后施工(夏季48h/冬季72h)
2. 抗裂砂浆层:厚度3-5mm,压入耐碱网格布
3. 饰面层选择:优先用透气性材料(真石漆/透气幕墙),避免瓷砖密贴
五、质量控制标准
1. 闭水检测:持续淋水试验≥24小时(使用喷淋系统)
2. 附着力测试:划格法检测(涂层无剥离)
3. 厚度检测:超声波测厚仪随机抽查(偏差≤0.2mm)
4. 排水坡检:水平仪测量(外窗台坡度≥10%)
六、注意事项
1. 环境要求:施工温度5-35℃,湿度≤85%,雨天禁施工
2. 材料选择:优先双组分产品(比单组分耐候性提升40%)
3. 维修周期:每5年全面检查,重点部位每年巡检
4. 安全规范:高空作业需挂双重保险绳,脚手架距墙≤300mm
遵循“三分材料,七分施工”原则,全过程需监理旁站记录。正确施工的防水层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,降低后期维修成本60%以上。
